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第三十五条工伤保险条例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第三十五条工伤保险条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1-4级工伤缴费不满15年?
  2. 56岁工伤35年赔偿标准?
  3. 1-4级工伤需要买养老保险吗?

1-4级工伤缴费不满15年?

一、享受工伤待遇以后,可以要求公司继续为其缴纳养老保险,等到交到15年以后,到退休年龄,可以按月领取退休金; 二、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五条 职工因工致残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享受以下待遇:

第三十五条工伤保险条例 (工伤保险法第三十五条)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一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5个月的本人工资,***伤残为23个月的本人工资,四级伤残为21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为: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二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5%,***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0%,四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5%。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三)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以伤残津贴为基数,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1~4级工伤,如果没到退休年龄,需要退出工作岗位,保留劳动关系,按月领取伤残津贴直至退休。

第三十五条工伤保险条例 (工伤保险法第三十五条)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一级工伤伤残津贴是其受伤前月工资的90%,二级工伤是其受伤前月工资的百分之85,***工伤是80%,四级工伤是75%,等到了退休年龄办理退休手续后,按月领取养老金,就不再领伤残津贴。

56岁工伤35年赔偿标准?

1. 根据中国劳动法规定,是存在的。
2. 工伤赔偿标准是根据工伤等级、工龄、工资等因素综合计算的。
具体来说,工伤等级越高、工龄越长、工资越高,赔偿金额就越高。
3. 此外,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工伤赔偿金应当包括医疗费、伤残津贴、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死亡赔偿金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因此,56岁工伤35年的赔偿标准也需要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

第三十五条工伤保险条例 (工伤保险法第三十五条)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是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一次性伤残补偿金和定期伤残津贴两部分组成。
2. 一次性伤残补偿金的标准是根据受伤人员的伤残程度和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来确定的,定期伤残津贴的标准则是根据受伤人员的伤残程度和其原工资收入来确定的。
3. 另外,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工伤保险基金还应当为受伤人员提供医疗费用住院伙食补助、交通费等一系列***待遇,以帮助受伤人员恢复健康和生活能力

1-4级工伤需要买养老保险吗?

一、享受工伤待遇以后,可以要求公司继续为其缴纳养老保险,等到交到15年以后,到退休年龄,可以按月领取退休金;
二、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五条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

一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级伤残为25个月的本人工资,

***伤残为23个月的本人工资,

四级伤残为21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为:

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

二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5%,

***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0%,

四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5%。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三)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以伤残津贴为基数,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第三十五条工伤保险条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第三十五条工伤保险条例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