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工伤保险条例和民法典冲突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工伤保险条例和民法典冲突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民法典关于上班途中发生意外?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上班途中发生***应符合三个条件:
(1)上班的合理时间、合理路线;
这种情况与民法典不挨着!劳动法明文规定,员工在工作中及上、下班途中受到的意外伤害事故都应为工伤。
劳动者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属于工伤,可以享受相应的工伤保险待遇。其他情况要看劳动者的意外结果是否是用人单位直接造成的。
工伤伤残赔偿不是给个人的吗?
三、工伤赔偿的钱是给个人的
工伤赔偿金中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工伤医疗补助金等由社保部门从保险基金中一次性支付给劳动者本人的,是可以打入个人账户的。
1、工伤赔偿是按照劳动者受?伤部位和受伤程度进行鉴定的伤残级别进行相应的平赔偿。
2、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是由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以后,由用人单位一次性支付给劳动者本人的。
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工伤待遇部分是在申请工伤待遇审核之后转入审核申请表上选择账户的,可以是员工也可以是公司账户。需要员工和单位协商一致。因为很多情况下都有单位垫付医疗费的情况所以会给出选择。
工伤待遇审核是在治疗完毕或者劳动能力鉴定结果下达后,向社保机构递交申请后下达的。主要资料有:工伤待遇审核申请表、医疗终结或者劳动能力鉴定表、病例、出院小结、医疗发票及住院清单、工伤认定书和本人身份证复印件。受伤员工申请后在60日内下达待遇。
工伤赔偿包括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治疗费、康复费、住院期间生活费、以及伤残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和相应等级的津贴。单位支付员工工伤期间的工资,以及伤残的一次性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医疗补助金根据地方法规确定支付方式。
伤残赔偿金是职工在受到工伤时根据相应的工伤等级享受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没有上工伤保险的由单位)支付的伤残待遇,数额为规定月份数的本人工资,而且是一次性支付。
《工伤保险条例》对工伤赔偿做了如下规定:
第二十九条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进行治疗,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因此,对于伤残赔偿金是作为工伤待遇发放给职工本人的。
工伤伤残赔偿当然是给受伤者个人的呀。工伤赔偿款属于个人财产。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三条【夫妻个人财产】下列财产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
(一)一方的婚前财产;
(二)一方因受到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者补偿;
(三)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
(四)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
(五)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
工伤待遇报销费用并不一定都是支付给劳动者的,如果医疗费用是由用人单位垫付的,一般由用人单位申请报销,相关费用划入用人单位账号。
第四十一条 职工所在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发生工伤事故的,由用人单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用人单位不支付的,从工伤保险基金中先行支付。
从工伤保险基金中先行支付的工伤保险待遇应当由用人单位偿还。用人单位不偿还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可以依照本法第六十三条的规定追偿。
第四十二条 由于第三人的原因造成工伤,第三人不支付工伤医疗费用或者无法确定第三人的,由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后,有权向第三人追偿。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工伤保险条例和民法典冲突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工伤保险条例和民法典冲突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