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分类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分类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下岗职工交的是什么类型社保?
下岗职工交的是灵活就业养老保险。可以只交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国家还出台了灵活就业养老保险的4050的社保补贴政策。为的就是减轻下岗职工交社保费的困难。凡是灵活就业参加养老保险的参保者,都可以享受4050的社保补贴政策。补贴三年。
下岗职工养老保险一般都是属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我们知道,下岗职工是因为单位经营不善,或职工能力差等原因造成的,也就是说,个人之前在单位工作期间,都是按月按照一定比例交纳社保,当然是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了。
但是,如果职工下岗离职后,单位不再继续交费,职工个人既可以按照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交纳,如果家庭或个人经济确实困难的,也可以转为按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交费。
按照《国有企业安置人员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企业下岗职工在待安置期间缴纳的社保是城镇职工社保。如果解除了劳动关系后,下岗职工没有再就业,那么他们缴纳的社保是城镇居民社保。社保类型根据下岗职工的就业身份有关,也与他们的安置方式有关。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社保都有。
养老金的分类是什么?
养老保险有三种类型:
1、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凡是企业职工,都参加这个保险,是国家强制性的保险,必须参加缴费,男60岁,女工50岁,女干部55周岁退休城镇职工。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养老保险,自愿参保,不强制参加,男60周岁,女55周岁退休。
2、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自愿参保,凡是年满16周岁以上,没有参加城镇职工或者个体工商户养老保险的,都可以参保,男60周岁,女55周岁的参保后,可以直接领取养老金,不必缴纳费用。
3、农村养老保险,自愿参保,凡是没有参加别的养老保险的,年满16周岁以上,就可以参保,男60周岁,女55周岁的参保后,可以直接领取养老金,不必缴纳费用,符合参保条件的子女,应该参加养老保险。
养老保险,全称社会基本养老保险,是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解决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按照新制度的设计,职工退休后的养老金分为两部分:一是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20%;二是个人账户养老金,标准为每月发放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的1/120。
另外,国家对于“中人”还将给予以过度性养老金为方式的补偿,但是,对于过度性养老金的制定和发放标准新政尚未明确。
养老金的计算公式:“中人”的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具体算法为退休前一年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20%(缴费期限不满15年的按15%)+个人账户本息和÷120
分以下三类:
一、职工养老保险个人缴费金额=缴费基数*8%,其中缴费基数是参保人上一年度月均收入结合当地上下限确定。
二、灵活就业人员缴费金额=缴费基数*20%,其中缴费基数是参保人在社保允许范围自由选择,各地会根据当地上年度社平工资确定当年度缴费档级,因此各地有异。
三、新农村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养老保险是参保人在100~1500左右的范围内自由选择。
养老金的分类主要是:社保的养老保险(含职工养老保险)、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新农村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商业养老保险这几种类型。还有就是缴纳养老保险的规定,缴费最低为15年。
居民身份类型指的是什么?
从两个方面来讲,户籍类别是指非农和农村。居民类别是指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
2、原来是农业户口的,国家征地了也属于非农业户口,即城镇户口。
3、户口类型,一般情况下分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
4、在非农业户口里又分集体户口、家庭户口和空挂户口,现在户籍制度正在逐步改革以后户口就统称为居民户口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分类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分类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