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城乡养老保险的法律法规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城乡养老保险的法律法规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城乡养老保险还可以再缴社保吗?
不可以,我国只许享受一份养老保障,因此农村养老保险与企业负责缴纳的社保,只能二选一进行缴纳。根据法律规定,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者可以自愿参加农村养老保险。也就是说,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同时,不能同时参加农村养老保险。
法律依据:
《社会保险法》第十条
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新农保和城镇居民养老保能一起领取吗?
新农村养老保险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一同缴纳够十五年后不可以两者一同领取,只能享受一种养老保险待遇。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简称新农保)是以保障农村居民年老时的基本生活为目的,建立个人缴费、集体补助、***补贴相结合的筹资模式,养老待遇由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与家庭养老、土地保障、社会救助等其他社会保障政策措施相配套,由***组织实施的一项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国家社会保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央确定的基础养老金标准为每人每月55元。地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对于长期缴费的农村居民,可适当加发基础养老金,提高和加发部分的资金由地方***支出。
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月计发标准为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除以139(与现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相同)。参保人死亡,个人账户中的资金余额,除***补贴外,可以依法继承;***补贴余额用于继续支付其他参保人的养老金。
养老保险,全称社会基本养老保险,是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解决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保险五大险种中最重要的险种之一。养老保险的目的是为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为其提供稳定可靠的生活来源。
养老保险是在法定范围内的老年人“完全”或“基本”退出社会劳动生活后才自动发生作用的。所谓"完全",是以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脱离为特征;所谓"基本",指的是参加生产活动已不成为主要社会生活内容。其中法定的年龄界限才是切实可行的衡量标准。
同时被保险人只有满足以下两个条件,即: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条件已办理相关手续;按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累计缴费年限满15年的,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核准后的次月起,方可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及丧葬补助费等。
北京农村缴养老社保有什么好处?
保障老年人健康生活。基本的生活保障是很多老年人的需求,在老年的时候本身就没有劳动力,没有经济收入,有了城镇居民养老保险之后就可以及时的获得保障,居民养老保险的好处中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很多老年人正是看中了保险这方面的好处才放心的选择,我们也会真正的认识到实际的价值。
2、投资回收快。比如,张某,男,1966年出生。张某按100元/每年标准,共缴费15年,每缴费1年***补贴30元,个人账户按3%计息。年满60周岁,其个账户储存额2490元,个人账户养老金为每月17.9元,基础养老金为每月60元,总的养老金为每月77.9元,年养老金标准为934.8元。其缴纳的1500元养老保险费不到2年时间就可全部收回。
3、收益远远高于银行存款[_a***_]。***如张某没有参加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而是每年在银行存100元,共存15年,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为3%,此人得到的本息总额为1915元。但参加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每月养老金77.9元的标准、存活到75岁计算,可领取养老金总计13122元,是到银行存款得到的本息大约7倍。
4、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也就是现在说的每月60元钱,国家会根据经济发展和物价变动等情况适时进行调整,参保人领取的养老金会越来越多。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城乡养老保险的法律法规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城乡养老保险的法律法规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