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建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意义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建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意义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交城乡居民养老金划算吗?
我认为是值得的。但是你个人是否具备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条件,取决于你是否已经参加了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对于已经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个人没有办法再去参加居民养老保险了,因为如果说你再去参加居民养老保险,就是重复缴费的情形,对自己而言没有任何的实际意义和必要性,因为你将来就算到达法定退休年龄,也无法领取到双份养老金的待遇。
而我们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都是属于社保,都是属于我们的第1支柱,养老保险一个人只能够选择参加其中之一,并不可以重复参保,虽然我们常说,第2支柱养老保险和第3支柱养老保险,但是它所针对的是职业年金和商业性的养老保险,并不是说你可以参加职工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对于没有参加职工养老保险的个人选择,参加居民养老保险当然没有任何的问题。
因为你最终只能够,仅仅享受到一份养老金的待遇,那么就是居民养老金的待遇,你没有参加职工养老保险,也就无法去享受职工养老金的待遇,所以不会造成任何的影响和冲突,我们直接去参保就可以了。一般只是针对于经济条件不太理想的个人,或者说没有固定工作单位的个人,再或者说年龄比较偏大的个人,超过45岁以上的人群,都比较适合于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因为居民养老保险的缴费水平,比起我们职工养老保险的缴费水平要低不少,每年最低的缴费水平仅仅不过只有200元?这样的一个缴费标准,对于绝大部分人群来说完全是可以承受的,所以说将一些中低收入水平的人群,纳入到了养老保险的参保行列当中来。同时对于年龄比较偏大的个人去参加职工养老保险,可能也是不太合适的。因为毕竟职工养老保险它不允许在法定退休年龄之前一次性补交15年的费用,所以我们参加居民养老保险,就可以做到在退休年龄之前,一次性补交15年直接去办理退休享受养老金的待遇。
在选择缴费档次的过程中,如果说想要让自己退休以后获得一个更高的养老金待遇水平,那么我个人的建议是尽量选择更高的标准来进行交费,而不是仅仅只选择每年200元的标准来进行交费,虽然说200元交费,也是能够满足正常的累计缴费年限,但是我们最终享受到养老金的水平是很低的,所以说你多交的钱其实最终受益的是你本人,因为你多交的钱全部都会进入到个人账户当中,最终都会计算成为你的养老金,而养老金的待遇是可以受用终身的,所以选择一个更高的交费是有必要的。
农民收入和社会保障水平持续提升表现之一是全国全面建立了统一的城乡居民什么制度?
农民收入和社会保障水平持续提升表现之一是全国全面建立了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2014年2月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在听取了关于2013年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和全国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汇报后,决定合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2017年10月18日,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实施全民参保***。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尽快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大病保险制度。完善失业、工伤保险制度。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
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随着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简称新农保)制度的推行,沿袭几千年的农民“养儿防老”传统,逐渐被具有基本性、公平性、普惠性的保障制度所取代,朝着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破除城乡二元结构、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迈出坚实一步。
2014年,新农保与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并轨,二者的统一让全体人民公平享有基本养老保障,对于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拉动消费、鼓励创新创业具有重要意义。
从“养儿防老”到“制度养老”:迈出从无到有历史性一步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建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意义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建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意义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