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职工养老保险是属于城镇还是城乡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职工养老保险是属于城镇还是城乡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是基本工资还是整体收入?
是这样的,我们职工在计算社保缴费基数时,一般是以个人全年的月平均工资来作为缴费基数的,并不是哪个月的工资,或者说加上年终奖等收入之后的整体工资来作为基数的。
此外,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会有一个区间,并不是完全根据工资来缴纳的,因为养老保险会有一个缴费的上限和下限问题,其中上限为当地上一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300%,而下限则为平均工资的60%,如果说你的工资高于上限的话,那么就只能按照上限来缴费,而不是按照实际工资来。同样,如果工资低于下限,就要按照下限来缴费,这样就可以保障养老保险缴费的差距不会拉得太大。
而且像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也会随着工资的变化而有调整,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值得注意的是,工资一般是指个人的岗位基本工资部分,并不包括像餐补、通讯补贴、交通补贴等***性部分。
@社保当家,感谢你的阅读。
谢谢邀请
关于养老保险缴费基数问题,国家是有相关规定的。应该是按着工资总额为缴费基数的。我是05年退休的,但我们单位是从92年7月开始缴纳养老保险费的(从参加工作到92年6月,是按着视为缴费年限对待),而且是以工资总额为缴费基数的!
这里面就看单位怎么对待了。如体贴职工的单位,起码会按照国家规定來给职工缴纳养老保险!而绝不会违背规定、违背良心!但如遇到心狠手辣的单位领导,就有可能认为缴纳养老保险的基数越低越好。甚至不缴才好!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节省他的开支;也只有这样,才能降低他的企业成本;只有这样,老板才能获得更多的利润!
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的核定依据确实应当是职工工资。但实际上,既不是按照基本工资,也不是按照整体收入来。
根据2006年《劳动保障部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关于规范社会保险缴费基数有关问题的通知》(劳社险中心函〔2006〕60号),明确核定依据包括1990年国家统计局《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以及之后发布的一系列工资总额统计的明确规定、各省区市统计局对劳动报酬指标亦有具体解释等等。
一般来说,工资总额包括六大部分: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加班加点工资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实际上,不属于工资的情况很少,只有一些社保、公积金单位负担部分,误餐补贴补助等等。
一般来说,我们都是以一定时期内的工资总额作为社保缴费基数的核定依据。大多数地方都是以职工上年度工资总额的月均值来核定职工本人的缴费基数的。
比如说,一个职工2020年1~12月每月的应发工资总额是5000元,2020年2月份发放的2019年年终奖为6万元,这样这个职工上年度的月均收入实际上是1万元。那么2021年的缴费基数就应当是1万元。
也有的地方是把7月1日至次年的6月30日,作为某一年的缴费周期。如果说两年的年终奖拖到一起发放,确实也会影响缴费基数的核算。不过缴费基数是有上下限的,一般按照60%~300%的全口径城镇就业人员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来核定。工资收入超过300%的,只能按照300%基数缴费。
单位的缴费基数可能不等于职工本人缴费基数之和,有些地方是按照单位的工资总额来核定单位缴费基数的。还有一些地方的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不一定等于医疗保险等其他保险的缴费基数,情况确实比较复杂。
城镇职工本人月平均工资低于当地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计算缴费工资基数,即缴费下限;超过当地职工平均工资300%的,按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0%计算缴费基数,即缴费上限;超过部分不作为缴费工资基数,也不作为计发基本养老金的基数。其目的是为了缩小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差距,保证低收入职工退休后的基本生活。
由此可见,社保基数是按照职工上一年度1月至12月的所有工资性收入所得的月平均额来进行确定。社会保险缴费基数是计算用人单位及其职工缴纳社保费和职工社会保险待遇的重要依据,有上限和下限之分,具体数额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而定。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职工养老保险是属于城镇还是城乡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职工养老保险是属于城镇还是城乡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