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总结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总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城镇居民每年交2000元养老保险,15年后每月能领多少钱?
  2. 农村集市,为何要分“一四七、二五八”等等,不能天天赶集吗?

城镇居民每年交2000元养老保险,15年后每月能领多少钱?

好的1400多元,差的300多元,主要看你在什么地方参保缴费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总结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工作总结)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你所说的城镇居民社保现在叫做城乡居民社保,简称“居民社保”,谁都可以交,虽然它的养老金计发原则也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且计算公式也是由个人账户养老金,加基础养老金两块组成。但是它与职工社保不同的是,它的保费包括财政补贴全部计入个人账户,不过它没有社保统筹账户,基础养老金由财政全额支付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总结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工作总结)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换句话讲,它的养老金计算个人账户养老金相对多点。比如每年2000元,15年就是个人账户储存额不算财政补贴和利息就是三万元。再按个人账户养老金三万元,除上60岁139个计发月份,约为216元(30000÷139=215.8元)。可是它的基础养老金,因为没有社保统筹账户,只能由财政全额支付。

也就是说,无论你在哪里参保缴费,你2000元的保费,15年后个人账户去掉财政补贴和利息都是三万元,个人账户养老金都是216元。可是由于你参保缴费的所在地财政补贴力度不同,所以你的基础养老金标准就不同。比如从全国看最好的是上海,每个月补贴1200元,那么加上216每月养老金就是1416元。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总结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工作总结)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其次是北京800元,天津300元,中档地区150元左右,欠发达地区100元左右。如果你在欠发达地区,养老金也就316元左右,跟在经济发达的上海比差距巨大。因此说居民养老保险同等缴费档次,养老金的多少要看你在什么地方参保缴费。

关注燎原杂谈,你会有不一样的感悟。

谢谢邀请:城镇居民每年交2000元养老保险,15年后每月能领多少钱?
参加城镇居民养老保险,无论男女缴满15年后,60周岁后就可以领取养老金,一直领到死为止。

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有***补贴的,各地补贴标准也不一样,另外有一部份养老金是***发放的基础养老金,这个全国最低的标准是70元1个月,各地的标准都比这个最低标准要高。
按照100元的基础养老金计算,再加上个人帐户养老金,每年缴费2000元缴满15年,个人帐户30000万元+加利息+基础养老金=养老金。在我这城市现在退休能领到养老金大概在500元左右。

城镇居民每年交2000元养老保险,15年后每月领多少钱?

视频加载中...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 = 基础养老金 + 个人账户养老金 月养老金 = 基础养老金 + 个人账户总额 ÷ 计算系数基础养老金 = 标准为70元(今后随国家政策调整)+缴费满15年后每多缴1年基础养老金增加1元; 个人账户总额 = 个人缴费 + ***补贴 + 集体补助 + 社会和个人资助 + 上述金额产生的利息;计算系数 = 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系数相同

基础养老金=70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补贴标准

1、最低补贴标准缴100元补30元、缴200元补35元、缴300元补40元、缴400元补50元、缴500至600元补60元、缴700至900元补70元、缴1000至2000元补80元。2、对重度残疾人、低保户等缴费困难群体,由当地***为其代缴最低标准的养老保险费。3、***对参保人的缴费补贴,不能冲抵个人缴费,个人不缴费的不予补贴,事后追补缴费的也不予补贴

个人账户额度=(2000+80)*15/139=224.46

月养老金=70+224.46=294.46

以上未计算15年利息所得

养老金的每月领取金额=个人缴费总金额/139+财政补助金额。

每年交2000元,15年就是30000元,这30000元就是个人缴费总金额,财政补助是根据每个地方政策给的,金额不定,我家这边每月补助5元。

既每月领取养老金=30000/139+5,约等于220元。其中财政补助金额每年都在变化,只会涨不会降低。

农村集市,为何要分“一四七、二五八”等等,不能天天赶集吗?

在我甘肃农村老家里面上到县城,下到村镇的农村集市,是有日子分开的,不是天天都会有集市的,尤其是在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的时候,这种区别很明显,按照我们村子的方言老话来说就是“逢集”、“赶集”、“走集”。

1、 单日子的集市每在农历的初一、初三、初五……奇数日,在我们县城的集市和我们镇的集市就是这样子的,那些上了年纪的老人们很是遵循这个老的约定俗成的规律,在以前腊月底赶年集的时候很明显;

2、 双日子的集市每在农历的初二、初四、初六……偶数日,在我们临镇和另外一个县城的镇子里面就是这样,所以很好区分。

1、 逢三的日子,按照农历来看,初三、初六、初九……三的倍数日,这在陕西山西的农村很常见,甘肃里面也有;

2、 逢六的日子,按照农历来看,初六、十二、十八、廿四……六的倍数日,这个在东部中原山东河南的农村很常见。

除此之外还有单纯的,一四七、二五八、三六九,逢五、逢四等,约定俗成的方式有很多,这就是咱们国家千千万万的村镇里面的一种乡村集市文化,想必大家在《白鹿原》尤其是在《平凡的世界》里面都看到过这样的农村集市。

1、 由于时代的发展,现在农村集市的日子划分渐渐模糊了起来,尤其是在经济比较发达的东部中原农村里面更是如此;

2、 现在农村购物方式的变化,一般都是进行网购,所以也对农村的集市有一定的冲击;

3、 现在村子里面就有菜店并且自己家都种植蔬菜,菜篮子进村进社,肉类也是如此,因此这种农村集市文化渐渐消失了;

4、 在老一辈农村人的心里面这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赶集,具有一定的仪式感。不过现在随着农村老人的离世和农村青年的进城,这些约定俗成的乡约也就渐渐的消失了。

我们这里是“一,四,六,九”(四和九算是大集,一和六是小集)这个问题我在小时候问过家里人,因为是有一天在集市上买了一种吃的东西,貌似叫“麻辣串”,吃着好吃,第二天闹着还要买,爸爸告诉今天不是集,去了没有卖的,我问为什么,爸爸还说了很多我忘记了,今天碰到了这个问题,那我就根据我自己的想法总结一下;

1,集市上买东西的人有的是在批发站那里拉的货,第一天卖完了,第二天还要再去拉,让他们时间备货。

2,集市不仅仅只有某一个地方有,其他的乡镇同样也有,商家要去轮流着做买卖,哪个地方卖的好就多去那个地方。

3,比如今天在集市上看到一样商品非常喜欢,因为价格贵没有买回家,所以过段时间,有足够的时间考虑这样东西到底卖不卖,三思而行。

4,老百姓挣钱都不容易,花钱更不能大手大脚,天天消费,哪能承受[呲牙]

以上是我个人观点,欢迎指教[微笑]谢谢!

在农村,最热闹的就是去赶集, 按城市的人来说, 就是去逛街购物。农村不像城市人口密集,购物欲强,商铺林立,商品种类繁多任君选择,农村人要买啥,卖啥,都会等到集市这一天。 我的老家赶集时间安排是农历,每月逢6 、12、18、24,在固定的地方聚集摆摊。

赶集的区域选择,是几个临近的村镇,很早以前就协商轮流举办,为了方便大家,就给每个举办地一个固定的日期,约定俗成的规定。集市卖些什么呢? 基本是自家的农副产品为主。

为什么说不能天天赶集,也是因为农村有自己的特色。

首先,农村集市的受众群体是农民。而农民主要是务农为生,像种菜,种田,种水果,养鸡,养鸭,养猪等农副产业,为了补贴家用,他们会把结余的农副产品拿去集市卖。农村集市,就是他们互换需求的地方。农村消费群体基数低,消费水平比较偏低的。所以没必要天天开集市。

其次,农副产品是有周期性的,不是天天都可以有得卖,也不是你天天闲的就去买东西。 比如蔬菜类,你今天摘了拿到集市卖, 那不是第二天就可以长的, 那也得有个成熟的周期。比如农民在老家有干不完的活, 今天下种,明天除草,后天浇水,干不完的事,哪有时间天天赶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总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总结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