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工伤保险管理条例2020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工伤保险管理条例2020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2021年工伤一次性就业补助规定?
工伤一次性医疗补助金是由工伤保险基金承担,工伤一次性就业补助金是由用人单位承担。具体标准各省市是不一样的。有的地方是定额,比如江苏省10级伤残,一次性医疗补助金是3万元,一次性就业补助金是1.5万元。
山东省则是跟统筹地区的社会平均工资挂钩,目前山东省已经实现了工伤保险省级统筹,2019年的全口径社会平均工资5449元每月。
实际伤残工伤一次性医疗补助金是4个月的社会平均工资,工伤一次性就业补助金是8个月的社会平均工资,两者合计差不多有65,000元。
答 2021年工伤一次性就业补助规定如下:
1.补助对象:工伤职工。
2.补助标准:根据工伤职工伤残等级和所在地区确定补助标准,具体如下:
(1)伤残等级中度及以下的,一次性补助金额为5万元;
(2)伤残等级重度及以上的,一次性补助金额为8万元。
答:(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五条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享受以下待遇:
(一) 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一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5个月的本人工资,***伤残为23个月的本人工资,四级伤残为21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 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为: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二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5%,***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0%,四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5%。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三) 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21年工伤一次性就业补助规定:在职工人因工受伤或者患职业病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停止工作后经工伤鉴定机构评定为伤残等级的,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给予一次性就业补助:60—69级,每人五万元;70—79级,每人七万元;80—89级,每人十万元;90级及以上,每人十五万元。2019年7月1日起实行新的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工伤一次性就业补助标准不得低于本市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6个月,单位不得向受害职工收取任何费用,如收取应当纳入单位收入。
2021工伤办工作***?
一、基本情况
工伤保险基金总体运行平稳,不受***肺炎疫情影响。我中心一手抓行政事业单位工伤保险费征收,一手抓企业减免工伤保险费,确保工伤职工工伤保险待遇及时足额发放到位。
(一)保障范围持续扩大。截至2020年底全市工伤保险参保人数40.6万人,其中市本级12.9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群除《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单位外,还涵盖了行政机关、建筑施工行业的农民工、物流运输、家政服务、新业态等职业人群,从制度上实现了所有职业人群的全覆盖。
(二)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全市年度征收工伤保险费2.6亿余元(含减免1.0994亿元),市本级征收工伤保险费8852.1万元(含减免5220.1万元)。目前,全市基金累计结余45566万元(包括破产改制企业老工伤人员预留5843万元),其中市本级基金实际累计结余20363万元。全市基金结余可支撑能力达28个月,其中市本级基金结余可支撑能力达32个月。基金规模不断壮大,基金管理不断加强,工伤人员的待遇水平不断提高。
(三)认真贯彻执行工伤保险费减免政策。2020年全市共对5787家企业进行了工伤保险费减免,减免工伤保险费达到10994.85万元,其中市本级对1265家企业进行了工伤保险费减免,减免工伤保险费达到5220.1万元,减轻了企业的负担,有力的支持企业复工复产。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工伤保险管理条例2020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工伤保险管理条例2020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