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工伤保险条例是劳动法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工伤保险条例是劳动法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新劳动法上下班途中工伤认定标准?
《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第8条对哪些情况可认定为工伤问题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按该规定,职工上下班途中遇到交通事故的可认定为工伤,但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第二,必须是在上下班的必经线路上发生的交通事故;
第四,必须是因机动车而引起的道路交通事故。
2010年1月1日起实施的《工伤保险条例》,对职工上下班途中遇到交通事故认定工伤的条件进行了适当放宽。新条例规定“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上下班途中受伤是否算工伤,需要明确两点:
第一、是否非本人主要责任;
第二,是否在规定的上下班途中情形,是否在上下班合理路线。这两大条件是认定上下班途中,是否属于工伤的关键。
上下班途中的认定情形如下:
一、在合理时间内,往返于工作地与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单位宿舍的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
按照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六款规定: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可以被认定为工伤。
认定上下班途中受伤属于工伤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三个要素:
一是在合理时间、合理路线中的“上下班途中”;二是伤害是由“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所造成;三是事故必须是“非本人主要责任”。
《最高人民***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对于广受社会关注的上下班途中的工伤认定,明确了四种认定情形:
(一)在合理时间内往返于工作地与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单位宿舍的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二)在合理时间内往返于工作地与配偶、父母、子女居住地的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
(三)从事属于日常工作生活所需要的活动,且在合理时间和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
(四)在合理时间内其他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这就框定了上下班途中的工伤认定前提:合理时间、合理路线。而对于合理路线,最高法相关人员给出的解释是,如下班途中需要到菜市场买一点菜,然后再回家,而且是顺路,这就是合理路线。
由此,上下班途中买菜发生意外,也可认定为工伤。
单位只交工伤保险是怎么回事?
劳动法规定: 第七十二条 社会保险基金按照保险类型确定资金来源,逐步实行社会统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 第一百条 用人单位无故不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限期缴纳;逾期不缴的,可以加收滞纳金。 只要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本人就应该参加社会保险。你所说的关于只缴纳工伤保险的说法没有法律依据,应该予以补交养老、医疗、生育险,如果是非农业户口,还应该缴纳失业险。
中国有劳动法吗?
是的,中国有劳动法。中国的劳动法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工伤保险条例》等。这些法律法规规定了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以及用人单位的责任和义务,旨在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和维护和谐的劳动关系。
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是中国劳动法律体系的基础,规定了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用人单位的基本责任和义务,以及劳动关系的基本原则和规范。《劳动合同法》则进一步明确了劳动合同的签订、履行和解除等方面的规定,保障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社会保险法》和《工伤保险条例》则规定了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社会保险和工伤保险权益,保障了劳动者的基本生活和医疗保障。
总的来说,中国的劳动法体系比较完备,对于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和促进和谐劳动关系起到了重要作用。
为什么员工发生工伤,公司却不按国家劳动法和工伤保险条例赔偿?
第一公司应该没给你算工伤保险。第二公司没没给你申请工伤认定。第三工伤老板肯定是愿意跟你私了。
发生工伤后需要进行工伤认定才能定性,这点很重要。无论企业是否给员工参保,都不影响认定。不必先找企业赔偿,先收集证据申报认定,如果企业不愿意申报,个人可以准备齐相关资料到人社局工伤保险处申报。
认定为工伤后,依法参加工伤保险的员工可以享受工伤保险相关待遇。没有参保的员工因工伤所致的医疗、伙食、营养、误工、护理、康复等费用由用工单位承担,涉及伤残的还需要做伤残鉴定。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工伤保险条例是劳动法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工伤保险条例是劳动法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