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城乡养老保险新闻稿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城乡养老保险新闻稿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子女接班制’废除三十多年,接班的人已退休,他们生活的怎么样?
分几类情况,回答这个话题。
一、党政机关、公检法司、有编制教育等事业单位,接班的人,现在退休后都过得比较舒坦,老有所乐,享受天伦之乐。
二、央企和大型国有企业接班退休的人,应该算得上过得去,老有所养,衣食住行和就医不愁。
三、地方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接班退休的人,因九十年代国企改制买断工龄。他们不得不自缴社保养老金。有的人能全额上缴社保,有一部人因各种原因,只缴纳了60%社保。
因此,交足了社保费的职工,现在退休,还是老有所依,过日子经济压力不太大。而只缴纳了60%的职工,只能说现在的退休了,月月有点钱拿,有钱保肚子不受饿,平平淡淡,粗茶淡饭过日子。特别是还有极少数在企业接班的人,现在还在靠吃低保。
我非常熟悉的一个哥们,八十年代中期接他父亲的班,进了一家企业工作,娶了一个农村姑娘,当时入不上城市户口,不让在城里住,小两口聚少离多。此哥们开始嫌弃妻子出身卑微,几年后离了婚,没有生育子女。
进入九十年代,企业转制,此哥们下岗。闲逛了一年,又找了个农村小姑娘,企业给的那点下岗费也花光,不得以领着小媳妇去了外地打工。期间小媳妇给他生个小姑娘,媳妇看孩子不能干活,他一个人养三口,又得租房子住,日子也很紧巴。夫妻俩经常吵架,大约在小女孩两岁时,小媳妇独自离开了他。这回他傻了眼,只能花钱把女儿寄养在别人家。因为掏不起寄养费。最后一咬牙,把亲生女儿送人了。开始他每年都去看几次,后来人家搬了家,他再也找不到自己的女儿了。
2005年前后,这个哥们可能也快四十岁了。通过多年的打工,存下一笔钱,又找了一个比他小10岁左右的离婚女人,这个女人领着一个七八岁的儿子,婚后三口之家过得较好。两三年后,这个媳妇又给他生个儿子,四口之家坐吃山空,没办法他又去外地打工,因为这个哥们有点技能,收入较好。
大约是2015年,这个哥们五十岁左右时得了脑血栓,花了很多钱保住了命,拄上了拐,从此再也不能干活了。
又过了一两年,这个哥们的媳妇带来的那个儿子考上了大学,他自己的小儿子也上了小学,家里一贫如洗,吃上了低保。因为媳妇无力负担两个儿子的开销,带着两个儿子离他而去。一家人又妻离子散,他自己也住进养老院。
我认识几个接班的同事,应该说接班改变了他们的一生,过上了美好的生活。
第一个是陈姓阿姨。陈姓阿姨能够接班,是和父亲的偏爱分不开的,她本来行二,上面有个大哥,下面有几个弟弟,父亲为了让她能够顺利接班,便哄骗她的大哥,结婚的按照规定不能接班了,几个弟弟年龄又不够,只能让大姐接班了。
谁知道若干年以后,她大哥知道,根本就没有结婚后不能接班的规定后,便和父母闹不和,现在也还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而陈姓阿姨不但找了一个司机做丈夫,还分了房,定居在一个三线城市,过着美满幸福生活。
第二个是一个蔡姓大哥。叫大哥是因为他接班是才十三岁,为了接班,改了年龄。同事们经常讲他刚接班的笑话,加减乘除还没完全掌握,计数搬着手指。
呵呵,就是这样一位大哥,在单位学习,上学,娶妻生子,退休以后还算年轻干着副业,令人羡慕。
我们镇上就有一个可能也是接班进的供销社的人,可能还是个光领工资不干活的职位,因为我就没见过他站过柜台,人长得又矮胖好在不算丑但跟好看不粘边,我隔离队就有一个姑娘嫁了他,姑娘说不上漂亮但也不差,完全能找个帅哥的偏嫁了那个吃:国家粮:的矮胖子!没几年供销社倒闭了,那矮胖子又懒得出奇,什么都不干就靠那点下岗费都不够他自己挥霍别说一家人过活了!他老婆也没有工作靠摆地摊贩卖菜挣几元钱,房子也没有至今仍然住在供销社宿舍里,两个儿子奔四了还没老婆,跟他爸一个德行什么都不干!不久前那女人摘粽叶卖碰到我,闲聊中得知***的是买卖牛经纪人,就対我说你干这个干得这么成功***做媒啦!帮我两个儿子介绍个姑娘吧!我只是打个哈哈应付过去了,别说我不会做媒就算会我也不会把人家姑娘介绍给你啦!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城乡养老保险新闻稿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城乡养老保险新闻稿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