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城乡养老保险最新基础工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城乡养老保险最新基础工资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居民养老最高缴费6千,与职工养老最低缴费拉近,如何选更划算?
  2. 社区工作者工资水平究竟如何?你愿意做社区工作者吗?
  3. 公务员是金饭碗,你们地区退休正、副处级干部养老金能拿多少?

居民养老最高缴费6千,与职工养老最低缴费拉近,如何选更划算

个人会更倾向于职工养老保险。

城乡养老保险最新基础工资 (2020年城乡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居民养老保险,不仅个人缴费全部进入个人账户,而且还有国家财政补贴,也会进入个人账户。

而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保职工养老保险,缴纳的保费只有40%进入个人账户。

城乡养老保险最新基础工资 (2020年城乡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这样算下来,如果两者缴费标准差不多,那么居民养老保险的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会比职工养老保险高很多。

职工养老保险和居民养老保险都有一个“基础养老金”。

城乡养老保险最新基础工资 (2020年城乡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职工养老保险的基础养老金,由统筹账户支付,跟退休上一年当地的社平工资、缴费年限、缴费基数有关。

居民养老保险的基础养老金,是由各个地区全国最低标准(目前是88元/月)基础上,制定当地的给付标准。全国各地差异很大,比如:重庆只有115元/月,上海则有1010元/月。如果缴费年限超过15年,会有一定增加

这就可以看出,居民养老保险的基础养老金远远低于职工养老保险。

居民养老保险更像是有保底的个人养老储备,因为养老金实际上绝大部分来源于个人账户。虽然有财政补贴,但是补贴金额很有限。

职工养老保险的养老金,虽然个人账户不如居民养老保险,但是基础养老金的优势很明显。随社平工资增长进行调整的趋势也更明确。

各有各的利弊吧!

退休以后领取退休金的时候,肯定是职工养老保险划算了,职工养老保险有工龄的,退休了有工龄工资,退休工资也比居民养老的高。而且去死后还有十月的工资,可以买一个好一点的墓地了。而城乡居民养老金保险,死了可能就有一点丧葬费,刚刚能买一个便宜的骨灰盒。

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也有它的好处,就是如果还没有领取退休金,人就去世的话,养老保险的费用可以全额退款。就算是已经退休了,但是自己交的钱还没有领完,剩下的钱也可以给退回来的,职工养老保险可能就退不了多少

首先告诉提问者,应该选择缴纳职工养老保险,因为职工养老保险的缴费每年都在变化,退休工资每年也在上调,特别是女性退休,居民养老保险女性60岁才能领取退休工资,而职工养老保险女***够十五年到50岁就能办理退休,职工养老保险是必选的。

现在很多人在纠结社保缴费选择问题,农村的也好,城市也好,居民养老保险最高档次每人每年缴费是6000元,但缴费是一成不变的,到了60岁退休,每个月的退休工资大概在1000左右,也就是自己有份养老基础保障

选择职工养老保险性质就不一样了,职工养老保险可以选择五险一金交费,也可以选择养老,医疗失业交费,目前交费最低每个月也是600左右,到职工养老保险的缴费每年都有变化的,甚至上涨在5%以上,退休工资也是一样的。职工养老保险缴费时间越长,你的工龄工资就越高,交费越高,退休工资也就越高。

建议提问者如果条件允许,一定缴纳职工养老保险,而不是为了省钱缴纳居民养老保险,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欢迎提问者关注我的头条号,了解更多社保信息。欢迎大家留言评论,我会第一时间回复大家。

诚致邀请!我的回答有时很单调、离题,思想也单纯。人生活在这大千世界,在困惑迷茫的时候,活一辈子都觉得不划算,干任何事情量力而行,就象我们农民,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居民养老和职工养老也是如此。

社区工作者工资水平究竟如何?你愿意做社区工作者吗?

当前,各地为了加强基层管理队伍的力量,对于社区工作者的招聘也是越来越多,但是社区工作者的待遇并没有因此提高。正常情况下社区工作者的工资水平是和当地的经济水平挂钩的,经济越好的地区社区工作者的工资越高,而从总体情况来看,社区工作者的工资一般是处于当地平均水平以下的

社区工作者作为社区聘用的人员,虽然也是通过统一的招考,从千军万马中杀出来,但是并不算体制内人员,他们既不算是行政编制人员也不算是事业编制人员,因此他们的待遇自然也是更低的。虽然各地都有出台规范社区专职工作人员工资***待遇的文件,但是从各地文件中可以看出***制定的社区工作者工资标准都不高,一些地区社区工作者的工资水平已经多年没有增长。

并且,社区工作者的职业前景也比较渺茫。正常情况下,社区工作者的晋升之路就是通过换届选举的时候,进入社区两委。但是在我国基层,在当地没有一定的声望和关系,换届的时候根本没有机会进入两委。

而与此同时,社区工作者的工作并不轻松。他们需要负责社区的党建、综治、扶贫、***等工作,与群众们面对面打交道,加班加点也是很正常的,工作压力也不小。

所以说,社区工作者就是一份工资低、没前途、工作累的工作,大部分人都是呆不久的。但是还有很多人并不知道社区工作者的真实情况,认为是吃公家饭的体面的工作,而且现在每年的就业压力那么大,因此每次参加社区工作者考试的人员还是不少的!

我是职场问答达人流雷电,关注我,分享机关单位和国企的各种知识!
如果有不同意见,欢迎下方评论留言!

我说个例子你们看!我是15年离开部队的,16年3月分配到城管局,最初订初级工,一个月到手1900元,后加到2000,17年考中级工,18年7月才给调工资,到手2500,之前不补。我同学比我早一年入伍,比我晚回来2年,他是四期转业,19年1月份入我们当地街道办事处社区工作者,估计是一级***单位,入职档案填写的是参公,这是我同学的原话,由于他们办事处有文明奖,到手2900,他现在还是初级工!但已比我这个中级工高了!听说7月以后领导答应给他们直接升为中级工!而他们的理由就是我们的上级市(地级)他们同期回来的都是中级工算起!我没有怨言,谁让咱命不好呢!所以说退伍安置就跟投胎一样!

在上海,街道办事处、镇***公务员和事业编制人员不属于社区工作者,而街道办、镇***下属的居委会干部,社区服务中心,文化站,图书馆,除害站,动物防疫站等工作人员才是社区工作者,简称:社工。他们没有固定编制,全都是聘用制,基本每年签一次[_a***_]协议(不是劳动合同),人事关系一般交由第三方,即委托劳动人力***服务公司管理,一旦从业期间生大病或因工负伤等情况由第三方负责处理,薪酬与公务员、事业编制人员差好多,基本不存在***待遇,也沒有月奖金和年终奖,但从事的工作且往往比公务员和事业人员要多要重,并且一概没有职务和晋升的机会。

社区工作者,待遇比当地公务员低很多,比一般私企差不多。工作方面,只能说很有特色。

首先,薪资待遇给人感觉是清汤寡水的。北京的社区工作人员,一般也就是5000左右。这个工资,在北京当地,相当于应届毕业生找到一家民营企业的工资。当然各个城市不同,据我了解,深圳的社区工作者,薪资待遇就很不错。

其次,增长并不快。如果说,一位学社会学的同学,应届毕业后,进入一家公关或猎头公司做最初的项目助理一个月5000,那么两年后,只要这位同学情商智商正常,应该会提升到7000-9000之间。但是在基层社工岗位上,就不能预期这种提升,会有一定的工龄增长,但是都未必跑得过GDP或物价指数上涨。

社区工作的工作内容,首先不会像商业领域一样有明确的KPI绩效。其工作内容有点像是公司里的文员、行政,就算是需要进入社区走访,没有销售和推广压力。所以这份工作,不会在精神上给人很大压力。

稳定,是因为这份工作没有失业的风险,而且也没有太多调动、出差的变化。所以你可以朝九晚五,周而复始、日复一日的干下去。

最后,离家近,是因为社工经常招聘当地住所的人。而且上下班也不像公司那样打卡严格。你交代自己的工作后,下班去接个孩子买个菜,都是可以的。

公务员是金饭碗,你们地区退休正、副处级干部养老金能拿多少?

我国的处级干部属于公务员和机关事业单位的中层骨干了,国家也会确保他们的收入水平能够体面的生活,他们的收入水平要对标的是国企中的中高层管理人员。

由于他们的待遇来源主要是财政拨付的资金,而各地的财政收入差距也很大,因此工资收入差距大。公务员基本工资全国是统一的标准,但是国家因地而异的规范性津贴补贴。部分待遇一般被称为工作性津贴和生活性津贴,实施公车改革以后各地还有车补。

规范性津贴补贴主要跟各地的财政收入情况相关,像浙江江苏、上海、广东深圳等地,仅这两项加起来过万也不会让人奇怪。西部的欠发达地区,这两部分加起来甚至也有不足1000元的情况。

为什么说在职职工待遇?因为过去我们实施的是国家保险制度。对于机关单位工作人员都是不需要缴费,直接享受养老待遇的。一般其养老待遇跟在职时的工资收入相关,一般能达到60%~90%的本人工资标准。国家养老保险制度,过于平均化而且对于国家财政产生了很大压力,也不利于社会公平。因此2014年10月机关事业单位也开始跟企业职工一样实施社会化供养的养老保险制度。对于参保以后的缴费年限,相应的养老金计算公式跟企业职工一样,按照缴费基数和缴费年限计算养老金。

国家实施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后,相关的待遇机制有所改变。不过,目前仍然在处于过渡期。对于没有正式实施养老保险制度(2014年10月)以前的工作年限,国家计算发放过渡性养老金,作为当时没有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职业年金的一种补偿。另外,国家还设立了养老金计算老办法和新办法的十年过渡期,2024年9月结束。

目前退休的中人,领取的待遇主要包括三大部分基本养老金、职业年金和一些地方性的补贴。比如说我所熟知的两个正处级干部,一位是2018年退休,养老待遇主要包括职业年金430元、物业补贴220元、住房增量补贴1520元,另外还有7000多元的基本养老金,各项待遇加起来接近9500元。另外,一位是750元的职业年金,其他养老待遇9800元左右。

实际上,他们在退休以前每月领取的到手工资也就7000多元。为什么养老待遇会比在职到时候工资高呢?实施养老待遇以后,原先用人单位发放的各种奖金奖励待遇比如精神文明奖、年终一次性奖励等待遇就没有了,实际上收入也是相对下降的。

所以,各地的情况是非常复杂的,但总体而言退休以后养老待遇肯定是有所下降的,一般来说处级干部的养老待遇差不多是当地工资水平的1.5~2倍左右。

公务员是金饭碗不错,但提拔到副处和正处级别是不容易的,不是每个公务员都能当上县长副县长,市里当上局长副局长的,不要嫉妒别人,只有少数有机遇有本事的人才能当上这个级别的干部。去年本家弟兄添孙子,我去喝喜酒,席间大部分是退休老人,唯有一位是地市级局长退休的老乡,他是标准的公务员正处级,其它都来自不同单位退休人员正科占多数。据他酒后透露,他是公务员2014年10月以前退休的“老人”正县级中养老金最高的,目前养老金8000多元。如果是2014年10月之后退休的话,可能会是“中人”,在此基础上还会增加最少800多元的增发部分补差。我们地区2020年养老金缴费上年社平是4500元计算的。席间有正科“中人”养老金老办法加增发800元,合计近6000元养老金,今年调整后养老金已有6000多元。至于公务员副处级干部养老金据此推算估算有7000元左右。这是弱三线城市社平只有4500元的城市,公务员正副处级养老金水平,这个标准也不算高,毕竟这个级别干部在改革开放之前工资相对普通职工也是有这大差距的,***工资和退休工资更高你能比吗?这是合理的薪酬,70年代这个级别干部月薪140多元,普通工人只30一40元,也是一般群众3倍,这不很正常吗?何况目前我们地区一个普通初中底子民办老师转正公办老师后升为副高职称的老师养老金都6000~7000元。那么公务员正副县级干部养老金7000~8000元是再正常不过了。

公务员是金饭碗、是当今社会不争的事实!

按职位、年龄、参加工作的时间分类,:

①:***的县长、县委书记一类公务员的退休工资:平均在12000元一14000元之间;付职(副县处)级的退休工资:在10000元一12000元之间;

②:***机关(县处收)的退休工资:平均在10000元一12000元之间;付职(副县处)级的退休工资:8000元一10000元之间;

③:央企、大型国企相当〈县处)级的企业干部的退休工工资,正职:在7000元一8000元之间;副职的退休工资在6000元一7000元之间;

企业干部:司、厅、局级的干部,:在职时的工资与待遇、退休后的工资与待遇、是按国家公务员的待遇;

企业的县处级、科级干部的在职工资与待遇、是按企业干部享受工资与待遇的;退休时的工资(退休金)的计算、退休后退休金的上调与上涨、都是按企业职工的计算标准、计算方法对待的,他们不属于公务员;这也是企业中、下层干部不稳定,辞职、下海的主要原因!

以上的数字、不太精准,实际上、内部的差别也是很悬殊!

说公务员金饭碗的有点牵强附会,个人感觉金饭碗应该是月工资在15000元以上,年综合收入在25万元以上的职业才称得上金饭碗(银行、电网、两桶油、烟草、通信公司处级干部配得上金饭碗)。公务员说铁饭碗还差不多,公务员铁饭碗在于它的稳定,且工资待遇一般,公务员的工资待遇和金饭碗一点都不相符。

我所在地区处级干部退休前工资大概在7000元左右(县级处级干部工资更低),公检法司的处级干部在9000元以上,但是退休后处级干部退休金大部分都在5000元多一点,处级干部退休后不在享受车补、公务员年终考核奖,公检法司处级干部退休后还要去掉各种行业津补贴,比如警衔津贴、司法津贴、执勤津贴等。

处级干部工资和退休金猛一看挺高,但是仔细想一想,诺大的一个市,处级干部也就几百号人(包括县区),他们都属于体制内精英和决策层,按照他们的地位和付出,这人些工资并不是很高。你从全市企业挑出前几百号人,平均工资绝对是处级干部评均工资的两三倍不止,但是工作强度、思想压力真不一定有体制内处级干部大。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用,欢迎大家讨论留言!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城乡养老保险最新基础工资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城乡养老保险最新基础工资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