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工伤保险条例的历史沿革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工伤保险条例的历史沿革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网传2020年村医会被淘汰,是真的吗?
问:网传2020年村医会被淘汰,是真的吗?
2020年村医不会不淘汰,你放心吧,只是当村医变得更加严格了,需要一个执业医师资格证,然而现在大部分村医都没有这个证,特是四十岁以上的村医,所以他们面临被淘汰的风险很高。
不过有一点让人难以接受的就是,全科执业助理医师的考试有一定的限制,要求有国家承认的学历,具有大中专毕业证书,可是大部分40岁以上的村医,有几个人符合条件?如果不满足,就有可能退出村医行列。
这是一次大的调整,社会在变化,那么村医这个行业也要跟上时代的队伍,现在对于证件越来越严格,年轻的医生,专业知识扎实,记忆力好,比40岁以上的村医更具有优势,所以老村医成为被替代的可能。
村医一旦不符合条件,就有可能面临着下岗的可能,甚至转行从事公共卫生服务,没想到在农村为农民做出了那么多年的贡献,到头来却落得如此结果,实在有点悲哀。
个人认为可以放宽村医的报考条件,老村医虽然没有年轻人有优势,可是他们有着丰富的医经验是值得借鉴和学习的。
网传的事,有些真实性是要去查证,确认的,不要听风就是雨。不要说2020年村医会被淘汰,就是今后的村医也不容易淘汰掉。村医只会随着社会发展,形成完整体系制度,规范乡村医生一体化管理,规范开展乡村医生岗位培训上岗等。
乡村医生在农村一般都是叫“赤脚医生”,在农村一直是农民最接近,接触最多的医护人员了。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通过10年左右的努力,力争使乡村医生总体具备中专及以上学历,逐步具备执业助理医师及以上资格,有合理待遇保障,基本建成一支素质较高、适应需要的乡村医生队伍。这就充分说明了村医不会被淘汰,网传不是真的。
从我记事起,最先认识的医生就是村里的赤脚医生,村里老人、小孩生个感冒,头痛发热的就是去村里找医生看病的,村医在村子里口碑很好,也得到大家尊重。
现在的村医生,因有些上了年纪,有些难以考取行医执业资格,难于面对目前从医行业的执业要求和需求,会被淘汰和取消一部分人的村医资格,实属正常现象,但并不能说村医就被淘汰。
最近这些年,农村的健康教育,健康知识越来越普及,这些工作大多是靠乡村医生去宣传,配合协助做好医疗服务工作的,比如农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这项工作是长期跟踪、服务到每个人的,做好做实工作,村医就是村民们零距离的健康守护者,健康知识宣传员,通知村民做好预防体检的联络员。
今后为了培养村医生、留住一些医德、医术好的村医在村卫生室工作,有些地方鼓励符合条件的在岗乡村医生进入中、高等医学院校接受学历教育;选派优秀的,有资格从业的乡村医生,到县级以上的医院接受免费培训。这些好政策也否定了网传的2020年村医会被淘汰的说法。以上仅是个人的一点看法,如有其它想法,大家可以一起交流。 (图片来源网络)
关于乡村医生:
乡村医生的前身——赤脚医生是***中期开始后出现的名词,指一般未经正式医疗训练、仍持农业户口、一些情况下“半农半医”的农村医疗人员。当时来源主要有三部分:一是医学世家;二是高中毕业且略懂医术病理;三是一些是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赤脚医生为解救中国一些农村地区缺医少药的燃眉之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1968年9月,当时中国最具有政治影响力的《红旗》杂志发表了一篇题为《从“赤脚医生”的成长看医学教育革命的方向》的文章,1968年9月14日,《人民日报》刊载。
随后《文汇报》等各大报刊纷纷转载。“赤脚医生”的名称走向了全国。“赤脚医生”是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产物,是农村社员对“半农半医”卫生员的亲切称呼。合作医疗是随着新中国成立后农业互助合作化运动的兴起而逐步发展起来的。
关于执业医生:
执业医生(英文:Practicing physician)是指通过国家高等医学学历教育,考取国家医师资格,具备医师执业能力及其“级别”为注册“执业医师”且实际从事医疗、预防保健工作的人员,不包括实际从事管理工作的执业医师。
执业医生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医疗执业水平,能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履行防病治病、救死扶伤、保护人民健康的神圣职责。
现在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是为了加强医师队伍的建设,提高医师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保障医师的合法权益,保护人民健康,制定的法规。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于1998年6月26日修订通过,自1999年5月1日起施行。此法与国际接轨,能满足人们对健康的需求,适应新时代健康理念!
通过比较:
我个人认为乡村医生应早取缔,积极发展执业医生,鼓励乡村医生通过再学习进入执业医生队伍,为人民健康服务!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工伤保险条例的历史沿革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工伤保险条例的历史沿革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